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全球顶尖电子游戏开发商[永久网址:363050.com]!官方平台,提供PG电子APP下载、试玩体验,安全稳定,支持iOS/安卓,立即注册畅玩!俯瞰广州市黄埔区,从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从焕新村落的青砖黛瓦,到智慧工地的机械轰鸣,目光所及皆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实践。
2025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当前,广州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广州市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锚定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双标杆区的总目标,以系统性思维推进“三城一岛”联动发展、典型镇村提档升级、绿美黄埔生态建设等工作,力争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清晨,宁埔大道车流如织,自2024年10月全线通车后,这条起于增城区省道S118,终点至黄埔区云埔一路的“黄金走廊”,为两区协作共建广州东部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是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完善骨干路网建设的缩影。自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黄埔区的交通建设成果接二连三:开放大道、科知快速通道、临江大道等三大“交通主动脉”开放通车4个重要节点,打通萝岗新城外环路、大沙北延长线条市政道路……黄埔区全域路网正织就互联互通的时空新格局。
2024年4月24日,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二楼平台,一架搭载货品的无人机腾空而起,经过20分钟飞行,将货品顺利送达至13千米外的消费者手中,标志着全国海关首票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无人机直达配送业务在黄埔落地,而这离不开黄埔区“上天入地”的综合交通体系。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区共完成101条道路约195公里非机动车道改造建设,建成5处公共停车场可提供停车泊位1469个,“智慧+”车城网项目竣工验收,占道施工“6+1”智慧监管模式建立,全区建成21个小型起降点,并推出首批10条高效物流低空航线条旅游观光测试航线,城市交通正变得“可上天、能入地”。
除了铺就城镇发展“快车道”,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还发力提升农村公路品质:提升迳下村竹山路共计2.5公里,改造提升天鹅路1.3公里,实现沥青路面在竹林间蜿蜒;59条农村公路完成交安设施升级,18处隐患路口经过“三必上”“五必上”改造,让群众出行更安全。
一条条道路,连接民生福祉,推动城乡发展。如今,黄埔区日益完善的路网,成为城乡区域协调的“新引擎”。
新龙镇,是黄埔区唯一的镇。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新龙镇在2023年省典型镇、市“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并进入2024年全国千强镇行列。
2024年以来,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持续强化巩固新龙镇典型镇考核优秀等建设成果,让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在新龙镇落地生花:“六乱”治理让街巷通透清爽,“三线”规整告别“空中蜘蛛网”,对主街及客厅等核心区域周边绿地复绿约2500平方米,镇域绿化品质持续提升。
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的“黄埔经验”同样可圈可点。大坦村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打造“乡愁烟火+诗意田园”的创新经济型示范村;金紫村通过建筑外立面改造、祠堂活化、停车空间扩容,重塑“古韵新生”的宜居风貌;黄麻示范社区依托黄麻驿站、生态停车场等设施,盘活社区集体资源,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增长。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该局以匠心传承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组织82名乡村工匠参与乡村建筑工匠技能提升活动,强化房建基本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对132名城镇建设管理人员进行“典型镇培育路径探索”等主题授课,为典型镇村建设注入人才“活水”。
此外,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聚焦农房质量风貌,印发《广州市黄埔区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工作方案》,以点带面完成1176栋农房风貌提升,实现一砖一瓦一栖居,一步一景一画卷。
在黄埔区,一场关于“绿色变革”正悄然改变城乡面貌。自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以“绿美生态”为底色,以“美丽家园”为蓝图,通过城乡一体绿化美化、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等工作,让市民群众在钢筋森林中触摸自然,于街巷阡陌间邂逅诗意。
翻看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百千万工程”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一组数据体现黄埔区绿色版图正在持续扩展:2024年新增城市绿地630亩,打造立体绿化7000平方米,新建绿道4公里,累计科学植树2.8万株。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20个口袋公园如繁星散落街头巷尾,6处立交公园化“灰色空间”为生态节点,“聆雨路”入选广州市首批特色风貌林荫路,成为年轻人的打卡胜地。
漫步在黄埔军校旧址,古树枝繁叶茂、古建错落布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2024年,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在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之际,以保护活化黄埔军校旧址及长洲岛全岛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文物周边环境要素去芜存菁,凸显文物价值,高质量完成黄埔军校旧址及长洲岛优化提升工作,让一个集历史遗迹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城市建设于一身的创新活力岛焕然一新。
黄埔军校旧址及长洲岛的蝶变升级,背后是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聚焦“美丽家园”建设、提升城乡品质的匠心。该局印发《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分类梳理8类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目前24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完工11个,不仅让重点片区有大变化,也让街头巷尾有小惊喜,打造了一张张“美丽家园”的黄埔名片。
用预制建筑构件建成的农宅如竹笋破土,屋顶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亮光,迳下片区风景如画,不远处的科技创新智慧产业聚链成群。这里是迳下村,它如同一颗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明珠,焕发着科技与自然交融的生机,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首开区入选广东省2024年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帮扶范例,标志着黄埔区建筑业结对帮扶从“输血”向“造血”的华丽转身。
如何激励建筑业企业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出台扶持政策。该局出台《关于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若干措施》,围绕信用激励、评先评优激励两大方面出台7条扶持政策,对参与结对帮扶的企业实施企业诚信评价加分、招投标择优参考、推荐省市工程奖项、纳入示范工程名单及表彰通报等多种倾斜激励手段。
搭建沟通平台。该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街镇与企业结对帮扶的沟通平台,2024年共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动员会、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等十余场,促成各镇街与建筑业企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38份,通过集中交流对接的方式,提高结对帮扶的成功率和质量。
加强宣传引导。挑选社会效益好、完成效果好、有示范推广意义的结对帮扶项目进行广泛宣传,助力企业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多措并举之下,黄埔区共有177家建筑业企业与镇街建立结对关系,共促成专项帮扶项目59个,项目总造价约27585万元,崭新道路、社区公园、农房新居正见证着“企业所能”与“乡村所需”的双向奔赴。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扩大帮扶范围,引导19家建筑企业参与“四沿”区域农房提升工作,企业目前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实现不动用政府投资完成“四沿”区域农房风貌全覆盖整治提升。
在2025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正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助力推动黄埔区“百千万工程”在全省全市当标杆、走前列、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