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全球顶尖电子游戏开发商[永久网址:363050.com]!官方平台,提供PG电子APP下载、试玩体验,安全稳定,支持iOS/安卓,立即注册畅玩!马步芳从“满拉”起家,到西北称王,一路靠的不是德行,而是刀子和算盘。他打过红军、围过西路军,还在解放战争里死咬不退。
1903年,甘肃临夏韩集镇阳洼山,一个名叫马步芳的回族少年出生了。他爹是青海督办马麒,人称“马家王朝”的一代掌门。下面这张照片中的马步芳,络腮胡粗黑浓密,双眼上吊,目露凶光,看着就不是好惹的角色。
1926年,马步芳随父投奔冯玉祥西北军,当时的西北军可不是什么客气队伍,号称“拼命三郎团”,走哪儿打哪儿。几年下来,马步芳混出了点名气,不过他靠的不是脑子,而是一手狠辣。后来老爹马麒一死,他连哄带吓,把青海军政一把抓稳。
从1931年起,马步芳瞄准南京,频繁给蒋介石送礼、示好、请命,拿嘴换兵权,靠“忠心耿耿”四个字博了个青海省主席的代任头衔。南京看他管得住地方,又乐于对抗红军,就放权让他折腾。
到了1933年,机会真来了。那年孙殿英进入青海,被马步芳以“中央命令”为借口一顿猛打,打完了不算,还把他在西宁剃成光头,押送出省。这一下马步芳名声在外,蒋介石拍手叫好,回头就赏他大权。
青海从此成了“马家牧场”,马步芳挟蒋之令,大肆扩军,把青海新兵操得跟铁片似的,一年数万人,号称“回疆铁骑”。他在西宁、湟中、湟源大兴兵工厂,出门带卫队、背手骑马、腰佩金刀,像极了土皇帝。
不过这人算盘太精,地方财政全砸进兵马粮饷,青海老百姓却连饭都吃不饱。他立宗教牌,搞分裂思想,拿教做护身符,把军队改叫“”,连校训都写成阿拉伯文。
1936年机会到了,红军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结果误入青海地界。马步芳上表请战,调动五个骑兵师,三万人,联合马步青,从张掖、高台、临泽、山丹围剿西路军。他先是诱敌深入,随后布下重兵围困,以骑兵冲锋配合机枪火力轮番攻打,专挑后路、夜袭补给。
西路军被逼至祁连山冷沟河畔时,已是弹尽粮绝,气温零下三十度。士兵裹着草席啃皮带,面对的却是成千上万全副武装的骑兵。最后,2万多人全部牺牲、被俘或冻饿而死。
这就是马步芳成名之战。他亲自下令对西路军进行肉体消灭,连缴获的武器都不留一把,悉数交送南京邀功。西宁当年立了“胜利碑”,他还要亲自题字刻上功德簿。
此战之后,蒋介石赐他“青海王”,还让他兼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一跃而成西北屏障第一人。
1947年3月,彭德怀受命组建西北野战军,从晋南、陕北一路打到青海门户,目标就一个,拔掉“马家钉子”。彭总早年在红军时就和马步芳交过手,这次是旧账新算。
1947年冬青化砭战役打响,这是西北野战军首次主动出击“马家军”。马步芳派出主力第82军坐镇青化砭,他自认为高原骑兵打平原步兵稳如老狗,结果西北野战军采用“夜袭+破围”战法,三日三夜鏖战,整建制歼灭82军大部。
82军军长赵寿山逃回西宁,说话都哆嗦。马步芳脸色铁青,亲自带警卫团督战。他的兵都是抓壮丁来到,把小伙子从寺里抓出来,拿着破步枪就上战场。他认为只要人多马快,总能拖住。
1948年春,沙家店战役打响。马步芳派出嫡系新编第36师,驻守在陇东会宁县。西北野战军趁夜进攻,打了四天五夜,逼退整整三个师。整个陇东战场上,马家军溃兵尸横遍野,骑兵被炸得人马分离。
我军战后缴获了大量“军祈祷册”、“训词”,彭德怀看完怒道,这些人,简直是把信仰当武器,把屠杀当信仰。
据西北野战军战地纪录,当年在马步芳辖地作战,气温昼夜差四十度,山地含氧量不足,战士要负重三十斤翻越三千米高山。每打完一仗,不是胜利庆功,而是立碑祭奠。
直到1949年,西北野战军完成对西宁外围封锁。马步芳不再恋战,经兰州逃至重庆,再辗转去了埃及。走之前,他将青海省库银分批装箱,运走一空。但他这笔旧账,青海人民记得,红军将士记得。西路军墓碑上,依然铭刻着二万英灵的名字。
这段腥风血雨并未随马步芳出逃而消散。几十年后,一股风又刮了起来,这次不在沙场,而是在某些旅游景点。
2016年,网络上突然出现一篇“马步芳家族史”景点游记,内文中只谈其修桥铺路、培养青年,不提一字屠杀红军、西路军惨案。作者还拍下西宁马步芳公馆一景,介绍其“建筑精美”、“气度非凡”,引来众多点赞。
事情引发网友高度关注,一个屠戮红军的反动军阀,怎么能被包装成开明官员?有网友撰文指出,马步芳红军西路军,是极少的军事胜绩之一,如今却被某些地方“反向纪念”,令人警惕。
不少网友留言批评,你可以建公馆,但必须写清,这里,曾下令屠杀两万红军。文章进一步点出,这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把敌人变模糊,把责任变稀释。
而现实更吊诡,有游客发现展厅展示了马步芳亲笔题字“为青海人民造福”,却未见任何关于西路军、解放战争、战犯身份的介绍。
马步芳1950年代被中华民国“驻沙特代表”收编为驻国家游说员,年领重金,直到1975年死于沙特。但至今,他的后人还在以“回族领袖”、“青海建设者”形象活动。
马步芳杀人有名、逃亡有证、争议有据。他不仅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更是一道分水岭,真相在这边,伪史在那边。
碑还在,人没了,血账却不能糊弄过去。一把屠刀换来的“政绩”,根本洗不白;一片荒唐的纪念,更盖不累累血债住。他以为逃出了历史,其实正被历史钉死在耻辱墙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